服务能力
- 20,000+ 座席并发使用
- 99.99% 呼叫中心系统可靠性
- 300~500 CAPS(整体应用)
- >5年 录音存储
- 10,000+ 并发呼叫
- 99.78% 整体可用性
- < 100ms 1万座席在线外呼响应
- < 10s 录音处理延时
- 90ms ASR响应速度
- >85% 语音转写准确率
-
软件架构
- 充分解耦,拆解到单一模块单一功能,所有模块做到无状态,用负载均衡,可实现高可用与横向扩展
- 通过弹性伸缩可以实现容量动态扩容
- 底层通信与应用分离,保证稳定性和灵活性,对外提供300多个底层接口,客户可定制
-
云平台部署
多种云平台部署模式满足不同安全级别要求
- 私有云本地:
- 呼叫中心系统和计算、存储资源全部存放在企业内部IDC和云服务上,满足大企业最苛刻的安全审计要求。
- 私有云专属部署(VPC):
- 在公有云上单独设立账号,资源独立,云服务由企业自己管理,发挥云服务优势的同时,兼备较高的管理安全性。
- 公有云部署:
- 在公有云上部署全部的系统和资源,安全性由专业云服务公司和呼叫中心服务商保障。采用原生云架构,AWS、阿里云、腾讯云、Microsoft Azure等主流厂商多云适配。
-
云网一体
- 双中心平台:
- 业务部署的核心是云,建立以AWS为核心的北中心和以阿里云为核心的南中心;两个云之间不做直接的互联互通。
- 双核心网络:
- 北京、上海各设两个核心机房,作为云平台延伸到语音承载网和客户接入的“桥梁”;双链路、双冗余。
- 语音承载网:
- 整合运营商通信能力,提供中继和码号资源。
- 客户接入网:
- 可管理的专线网络,将呼叫中心座席延伸到客户职场本地。
-
双云双活
组建两地、双云、四机房的核心网架构,四机房环状专线组网,确保多条路由可迂回以实现核心网络高可用。通过IDC机房,实时同步双云平台配置,双向同步,实现跨云跨服务商双云双活高可用
-
快速演进
敏捷性是云服务的独特价值,保证每周版本升级,升级工作20分钟内完成,客户无感知,快速接入客户,快速响应客户需求
- 组织与技术架构保障:
- DevOps的组织结构,可持续的演进架构,将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工作一体化,保障系统升级、监控度量、自动化相辅相成。
- 基于容器云的灰度升级:
- 系统基于Kubernetes容器云的特性实现了基于规则的可控灰度发布。关键应用全部灰度;从10%~100%逐渐加大;客户无感知;客户维度灰度。
-
开放与生态
承载客户应用、集成商、合作伙伴集成
- 丰富接口:
- 接口足够丰富、易用、底层,复杂的对接可以让第三方直接对底层接口进行控制。接口足够灵活方便,开放路由引擎,话务流程可编程,开放了统计引擎,统计可定制可编程。
-
AI能力平台
天润融通的AI能力开放平台,将AI技术赋能传统呼叫中心业务,围绕智能语音和智能机器人两大核心能力、融合多种算法模型,集成百度、阿里等厂商优质基础能力,准确把握客户诉求,提供触达全渠道的智能应用服务。
-
平台监控
可维护可度量
平台目前有36大类,1000多项监控,每分钟采集数据点超过60000个,并且支持多种级别和方式的告警。没有度量就没有改进,监控采集对外提供接口,可以供IT运维人员更好的管理。